助听器,能为听损人士重新打开世界的“音量键”,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明。助听器是辅助听力的设备,可以补偿佩戴者听不到的声音,但不代表效果能达到正常耳朵那样。助听器效果好坏,跟很多方面都有关系。
听损性质不同,佩戴助听器为什么不同?
听力损失程度不同,戴同样的助听器效果肯定不一样。助听器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看听力损失程度,以及耳聋性质、耳聋时间、言语分辨率等因素。建议你到听力服务中心去配合适的助听器。
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时间长短不一样,听力损失的性质不一样,自身身体状况不一样,关键还是有听力损失出现时,患者及家属的态度及重视程度不同,对于听力干预的早晚不一样,对于助听后的效果是有很大有关系的。
听损的原因有很多种,包括先天性、老年性、药物性、突发性等等。每种原因导致的听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,因此佩戴助听器的方式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。
先天性听损和老年性听损是两种最常见的听损类型。先天性听损是指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,通常与遗传有关。这种听损通常需要定制专门的助听器设备,并且需要在很早的年龄就开始使用,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语言和言语发展。老年性听损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的听力损失,这种听损通常需要不同类型的助听器,如耳背式或耳内式,具体取决于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。
其次,药物性听损和突发性听损也有其独特的特点。药物性听损通常是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,如抗生素或化疗药物,导致的听力损失。这种听损通常需要尽快就医,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听力损失的程度。突发性听损通常是指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,可能与病毒感染、内耳血管栓塞等有关。这种听损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的听力检查,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。
助听器配好之后不是立马就能一整天戴着到处走,而是要经过1到3个月的适应期。通常听损越轻、听损时间越短、年龄越轻,适应期就越短。适应期内应遵循“输出声音从小到大、佩戴时间从短到长、佩戴环境从静到吵”的原则。如果觉得效果不满意,要记录下效果不好的场景,再到验配中心重新调试参数。如果没有按上述方式度过助听器的适应期,距离“正常耳”的效果就更远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助听器的降噪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,它并不是一味地靠提高助听器的声音来提高言语清晰度,而是有针对性的放大想听的声音,同时又降低环境噪音,让人听得舒适。所以,如果助听器没有经过科学验配、调试,容易导致声音补偿过渡,进一步伤害到听力。